中国东北大剿匪开端:抗战胜利后的东北土匪概况

  • 首页
  • 飞艇精准免费人工全天计划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飞艇精准免费人工全天计划 > 新闻动态 > 中国东北大剿匪开端:抗战胜利后的东北土匪概况

    中国东北大剿匪开端:抗战胜利后的东北土匪概况

    发布日期:2025-05-21 12:46    点击次数:170

    图片

    抗战胜利后,东北这片肥沃而诱人的黑土地成为了国共两党争夺的核心。蒋介石站在山城(重庆),眼望东北,馋涎欲滴。他在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上宣称:“国民党命运在东北。东北的矿产、铁路、物产均甲冠全国,如东北为共产党所有,则华北亦不保。”

    为了争夺东北,蒋介石在1945年8月31日成立了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任命熊式辉为行营主任,并以国民政府名义划分东北为九省二市,任命了各地的省主席和市长,还派遣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10月13日,熊式辉带接收大员飞抵东北,准备接收政权;10月26日,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于28日抵达长春。

    当时的东北包括现今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省承德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是中国现代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据统计,1934年的矿产储量显示,东北拥有铁矿38亿吨,煤矿228亿吨,占全国煤产量的49.5%,发电能力107万千瓦,占全国78.2%,水泥产量150万吨,占全国66%。东北还是全国主要产粮区,可耕地面积达3273万余公顷,年产量接近2000万吨,大豆产量占当时世界产量的60%以上。此外,东北的森林资源丰富,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拥有大连、旅顺等优良港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蒋介石眼见共产党捷足先登,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一部进入东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得不求助于美国的援助,美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第92、第94军至北平、天津,再用军舰运送第13、第52军等抢占东北。然而,先头部队试图在大连、旅顺登陆时,遭到苏军拒绝,只得改由秦皇岛登陆。尽管如此,蒋介石仍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图片

    国民党在东北的两步棋

    为了在苏军撤军前迅速抢占东北,蒋介石精心设计了两步棋:

    第一步,迅速派出接收大员。然而,这一计划未能如愿,因为共产党军队早已先一步到达并接收了政权。国民党接收大员难以实现其意图,导致这一策略失败。

    第二步,求助美国,用飞机和军舰向东北运送军队。虽然这一策略仍在进行中,但需要时间,蒋介石感到非常焦虑。为了加快进程,他采纳了谋士的建议,起用散在东北的日军、伪军、伪警等,与共产党争夺地盘。他认为,当时东北仍有10余万日军和10余万伪军,共产党军队在一二年内无法消灭这些武装部队,从而无法完全控制东北。

    蒋介石一锤定音,决定启用这些残余势力。他用浓重的浙北口音说:“娘西皮,就这么办。”于是,一批批国民党特务带着蒋委员长的委任状,飞赴东北。曾几何时,东北地区的日伪军残余势力、土匪、马贼摇身一变,成为国民党军的先遣军、挺进军和地下军,委以国民党军番号,充当争夺东北的别动队。

    自古以来,东北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就是匪患猖獗之地。近百年来,东北地区遭受俄、日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土匪蜂起。历代当局虽深恶痛绝,但都无法彻底剿灭这些匪患。

    土匪,古代称响马、绿林强盗,近代叫胡子、马贼、棒子手。作为社会独特层次的土匪,他们有一套系统化的规矩。土匪的拉起称为“起局”或“拉绺子”,通常要烧香拜祖,破指喝酒,对天盟誓。每个土匪都有独特的匪号,这些匪号往往以其特征、特长、目标等命名,如“独眼龙”、“金大牙”、“张大下巴”等。以特长命名的有“双镖”、“草上飞”、“穿山甲”、“老北风”等;以目标志向命名的有“老三省”、“三江好”、“胜军”等;还有一些图吉利的匪号,如“万富”、“财源茂”、“龙凤”等。

    土匪的组织结构复杂,分为“四梁八柱”。匪首被称为大当家或大掌柜,下面分为里四梁、外四梁和八柱。里四梁包括炮头、粮台、水香和翻垛;外四梁包括秧子房、花舌子、插千的和字匠;八柱包括总催、水相、马号、帐房、稽查、上线员、传号员和炮头。土匪的主要活动包括“砸窑”(攻打有钱人家)、“绑票”(绑架人质)、“义帮”(互相支援)、“报复”(打击背叛者)和“靠窑”(投诚或合并)。

    图片

    土匪有一套所谓的“六不准”、“七不夺”、“八不抢”的习规。这些习规看似仁义道德,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例如,“六不准”中规定不准“吃窝边草”(不难为乡亲),不准抢穷人东西,不准进产妇家等;“七不夺”中规定不抢送信人、摆渡人、行医人等;“八不抢”中规定不抢僧侣、尼姑、鳏寡孤独人等。这些规则表面上保护了一些群体,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冲突。

    匪刑极其残酷,主要包括“枪罚”(枪毙)、“背毛”(勒死)、“挂甲”(冻成冰挂)、“穿花”(蚊虫吸干血)等。土匪的娱乐活动包括打飞钱、行酒令、看纸牌、演小戏等。他们使用黑话进行交流,如“上啃”(吃饭)、“飘洋子”(饺子)、“星星闪”(小米饭)、“碰碰码”(见面)等。

    尽管土匪有一套规矩,但他们残暴成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翻开东北历史,土匪残害百姓的血案不胜枚举。例如,1915年,浑江一带的土匪“草上飞”烧杀抢夺,将一位老太太的手指剁下取走金戒指;1924年,王林绺绑票杀害了一家人;1927年,临江县的土匪攻入八道江,杀死区官,掠财无数,烧房300多间。这些血案令人发指,揭示了土匪的残暴本质。

    土匪与国民党合作

    在日伪统治东北的14年间,白山黑水间的土匪有增无减。有的土匪具有民族气节,成为抗日山林队或被改编为抗日联军;也有的被收买,成为侵略者的帮凶。例如,1934年,磐石的土匪头子傅殿臣手下有七八百号人,日本、国民党和抗联都想收编这个绺子。傅殿臣最终选择投靠日本人,将抗联干部王清合活埋,揭露了日本人的阴谋。抗联干部王清合英勇不屈,揭露日本人的阴谋,最终跳入大坑。

    日本投降后的东北,对日战争基本结束,但许多地方的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和伪满政权并未受到打击,许多伪满军政人员仍然拥有武装,控制政权,与人民为敌。土匪趁机扩大势力,蜂拥而起,占山为王,扰害一方。这些土匪武装成为国民党收编委任的重要力量。

    国民党在东北收编了大量土匪武装。首先到东北扩大势力的是“国民党党政军东北联络部”部长陈新民,随之而来的是胡宗南所属的“东北挺进军”,以及辽、吉、黑三省党部等。吉林省党部主任委员石坚以“吉林地区先遣军总司令”名义,委编14个师,以长春、吉林、蛟河、磐石、桦甸一带为基地进行活动。其他如“国民党东北党务专员办事处”、“宣抚委员会”、“光复军”等组织遍布东北各地。

    国民党收编的土匪武装遍及东北全境,共有16个系统,37种番号,33个正副“总司令”,32名“军长”,158名“师长”。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土匪最猖獗泛滥时期有20余万人。这些土匪武装成为国民党抢占东北的反革命别动队,烧杀抢掠,残害无辜,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

    国民党收编土匪武装的恶行

    国民党收编的土匪武装,烧杀抢掠,残害无辜,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冀东讨伐队队长姜鹏飞,因在冀东抗日时期犯下累累罪行,被委任为陆军新编第27军军长。他和其他土匪头子一样,双手沾满抗日军民的鲜血,成为国民党的得力助手。其他如牡丹江地区的“坐山雕”张乐山、合江地区的谢文东、松江地区的郭世珍等土匪头子,也都被国民党委任为军长或司令。

    这些土匪武装利用其社会影响和被国民党政府收编、委任的招牌,大肆欺骗群众,进行宣传鼓动,吹嘘国民党,丑化共产党,并挑拨和破坏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他们的势力急剧膨胀,活动猖獗,气焰嚣张,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作战,是蒋介石抢占东北的反革命别动队。

    国民党收编委任的土匪武装,烧杀抢掠,残害无辜,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他们利用其社会影响和被国民党政府收编、委任的招牌,大肆欺骗群众,进行宣传鼓动,吹嘘国民党,丑化共产党,并挑拨和破坏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他们的势力急剧膨胀,活动猖獗,气焰嚣张,配合国民党军队正面作战,是蒋介石抢占东北的反革命别动队。

    东北民主联军的应对策略

    面对东北匪患的严峻形势,东北民主联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剿匪斗争。1945年11月29日和30日,陈云、高岗、张闻天联名致电东北局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在满洲工作的基本方针:不应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而应集中必要武装力量,在锦州、沈阳前线给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同时,将其他武装力量和干部有计划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包括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战略地区,以扫荡反动武装和土匪,肃清汉奸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改造政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图片

    1945年12月5日,东北局决定陈云、高岗、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为北满分局委员。张闻天被任命为合江省委书记,肩负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使命,前往合江省省会佳木斯。然而,途中遭遇土匪袭击,张闻天被迫折回牡丹江市。

    林彪、黄克诚、李运昌在阜新开会,决定分兵剿匪,建设根据地,创造热辽战场。林彪率新四军第3师、山东第1、2、7师主力开赴西满。1945年12月2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要求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稳固后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面对东北匪患的严峻形势,东北局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剿匪、扩军、建立政权问题。会议决定,要肃清匪患,摧毁敌伪政权,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建立东北根据地。1945年12月5日,东北局在《关于目前东北的形势与部署的指示》中指出:“散在各地之反动土匪,不仅为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之莫大障碍,且为顽敌之有力别动队,务需用尽一切办法迅速肃清之,以孤立顽军。”

    根据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东北局又在1946年6月作出剿匪工作决定,划分剿匪区域,加强兵力部署。具体措施包括:

    原合江的六千机动部队由方强统一指挥,划分三个区域,分别负责剿匪。独一旅的多个团和地方部队配合牡丹江三支队,肃清东安、密山、鸡宁及勃利、林口之匪。田松支队负责肃清穆棱、绥阳、东宁之匪。李荆璞直接指挥牡丹江的多个团,肃清仙洞、五林河、柴河、桦林地区之匪。温玉成负责肃清延寿、珠河、苇河、一面坡一带之匪。刘向三负责指挥独一旅的五团,肃清通河、方正、凤山地区之匪。黑龙江省的剿匪工作包括加强现有部队、消灭零星股匪、集中干部,组织工作团,争取时间,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决定要求:“所有剿匪部队必须迅速进入指定地区执行任务,在指战员中进行深入动员,以提高部队高度英勇果敢的战斗情绪,确实遵守群众纪律。在战术上,采取出奇的远距离的奔袭、合击、穷追等办法,以反复扫荡严厉镇压。”同时,根据中央土地政策的指示,发动群众分配汉奸及大地主的土地、粮食、牛羊,进行清算、减租等斗争,使基本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自动积极起来搜缴地主武装及隐藏起来的散匪武装,以镇压反革命,造成人民的剿匪运动,才能最后肃清土匪,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东北剿匪斗争对东北战场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剿匪斗争的成败,成为决定能否在东北站住脚并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关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统一部署大部分主力部队分赴各自战区,全面展开剿匪斗争和发动群众的运动。

    东北剿匪斗争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斗争。它贯穿于开创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东北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提出、转变与实施,也都与剿匪斗争密切相关。东北剿匪斗争的胜利,不仅消灭了土匪,肃清了敌伪残余,还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为最终赢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TOP